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南粤大地一片火热景象,展现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崭新气象。
在时不我待的高质量发展行动中,近一个月来,中山大学频频取得新突破:鼻咽癌诊疗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教授马骏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数学学院院长陈兵龙获“陈省身数学奖”,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牵头的项目拟获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凯旋……
一所世界一流的百年大学,是一幅记录历史文化的厚重画卷,更是一个区域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今年建校99年的中大,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改革发展,综合实力倍增,稳步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方阵前列。正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的中大,如何冲击世界一流,怎样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
“中大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展现中大担当,为‘再造一个新广东’作出中大贡献。”中大党委书记陈春声说。
新格局:百年文脉流淌在大湾区
夜幕下,依山而建的中大深圳校区红墙绿瓦,春意正浓。崭新的大楼里灯火通明,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吴志刚正带着学生,开展火箭回收试验。
中大深圳校区于2015年启动建设,其中航空航天学院于两年后成立,是首批建设的新工科学院之一。吴志刚和师生们以国家重大航天任务需求为导向,不断向先进航天器、无人飞行器和临近空间飞行器新技术研发应用发起冲锋。“我们虽是新建学院,但是你追我赶、干劲十足,科研平台、重大项目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他说。
中大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难以割舍的漫漫征途,已走过了99年。1924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将广州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为国立广东大学(两年后更名国立中山大学),期望建设一所“国内一流,世界上也不落伍”的大学。
从广东贡院所在地蹒跚起步,到广州石牌披荆斩棘办学,再到如今三个校区、五个校园扎根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座重要节点城市,中大百年文脉流淌在粤港澳大湾区。
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后,中大深知距离国家需要和广东需求存在差距,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方阵前列、走到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构建“三校区五校园”新格局,是中大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起笔式。
经过5年建设,现在中大校园占地面积达1372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96万平方米,比2017年增长134%,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74.62平方米,比2017年增长137%。
与此同时,中大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广东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新学科、新院系——广州校区拓展文科、发展医科、提升理科;珠海校区大力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新建深圳校区,布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形成了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学科格局。
从外延建设到内涵发展,中大阔步向前,步履不停。
如今,置身广州校区南校园,“处处皆历史,处处有故事”,这里是学习文史哲和潜心基础研究的胜地。“中大突破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文科’人才。”中大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哲学系系主任张伟说,“新文科”要培养视野更开阔的、能引领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站在珠海唐家湾畔一眼望去,珠海校区连片滨海红楼已具规模,涉海科研大平台正有力支撑中大逐梦深蓝。“中大地处南海之滨,向海图强责无旁贷。”海洋科学学院院长王东晓见证了海洋学科的快速发展,认为“学科群的集群效应大大提升了海洋学科整体实力”。
漫步在深圳光明区,从中大医学院出发,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便可到达中大附属第七医院。“学院和医院互通互联,携手培养新医科人才。”中大医学院院长、中大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说。
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左二)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左二)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从平地起高楼的深圳校区,到升级蝶变的珠海校区,到庄重雅致的广州校区,行走在中大校园,处处有“春天的力量”。
新力量:研究生招录人数超过本科生
“不仅要做现在的笃行者,更要做引领未来的先行者……”半年前,中大推出主题形象片《笃行者》,学生们纷纷跟随镜头,探寻中大百年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从创建之初,中大学生上演感人至深的“刑场上的婚礼”,到韦慧晓成为中国海军首位女舰长,再到黄思薇受“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感召来到广西百坭村担任驻村干部……中大发展跨越了百年,但一代代人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初心不变。
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过去5年,中大抓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一核心点,不断取得突破——
大一新生集中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学习生活,感受百年中大的深厚精神底蕴和文化传统;专任教师比2017年底增加1303人,增长50%,生师比从18.7降至15.6;鼓励学生升学深造,本科生超70%读研深造,让更多优秀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
“中大正树立起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帮助学生练就强大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成为富有创造力的能够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校长高松说。
据统计,中大现有7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11个专业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从43个增加到5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50个增加到64个。人才培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18年研究生招录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2020年起研究生招录每年均超过1万人。
持续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才能培养更多引领未来的高层次人才。
中大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广东首个经济学类别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致力于培育立足中国大地、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顶尖经济学家。“有压力更有动力。”进入拔尖班后,2020级本科生张弛感觉更忙了,要花更多精力攻克实变函数、随机过程等数学类专业核心课,跟上博士生的上课节奏。
中大去年底正式启动学部制改革,相继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部和医学部,并加快组建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和信息等学部。“学部将统筹医学教育,响应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部主任宋尔卫说。
现在中大每年有超过1万名优秀毕业生走出校门,投身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高质量发展。
青年教师胡晓明在中大完成了从学生到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到副教授,再到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的角色蝶变。“这几年,中大实施人才培养改革,青年人路径开阔,施展才干舞台也更宽广了。”她说。
新使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
“‘中山大学极地’号具有较高的破冰等级,可以在南北极的海冰区进行自由航行和驻泊观测。”中大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谢鹏介绍,这艘极地科考船和“中山大学”号的观测作业范围交叉互补,可形成覆盖深海—极地全域的大洋科考能力。
中大逐梦深蓝、向海图强,打造了“中山大学”号、“中山大学极地”号、“珠海云”三艘大船,建设“海路通”高性能计算集群,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贡献中大力量。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5年来,中大每年科研经费超40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新增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等1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总立项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三名。
与此同时,中大上天、下海、入地,打造一批“国之重器”,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天琴中心推进我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天琴中心副主任梅健伟介绍,“天琴计划”三颗卫星预计在2035年前后全部完成部署,建成一个在太空中进行引力波探测的空间引力波天文台,开展引力波源探测;
中大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支撑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项目已顺利动工,将研制新一代应用能力型国产通用超算系统。”卢宇彤说。
中大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预计今年投入使用。作为中国首个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将填补国内空白,为解决国际学术前沿问题提供重要科研平台……
中山大学在东莞松山湖散裂中子源上建设我国第一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
中山大学在东莞松山湖散裂中子源上建设我国第一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
广东是创新沃土,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全国第一。中大一个个科研成果,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素。
5年来,中大科研成果转化460项,累计合同金额28.45亿元,同比增加29倍,其中千万级转化项目27项,中山眼科中心药物研发系列专利转让金额达16.5亿元。
中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苏薇薇带领团队对化橘红进行深入研究,用科学方法验证了化橘红的药用功效,开发的广东道地中药材红珠胶囊成果以2000万元价格实施成果转化,助推农民致富。
不仅如此,天南地北都留下了中大师生服务社会的足迹——
天山脚下,中大建设麦盖提县万亩防沙林地,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共建南疆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青藏高原,中大“组团”支援20余年,在生命禁区守护生命;
梯田云海间,中大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编制“阿者科计划”,走出一条“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的新路;
南粤大地上,“中山系”医院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城市,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疫情防控期间,中大人逆行出征全国各地支援抗疫,与时间赛跑,诠释“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初心与使命……
俯仰百年,山高水长。迈向第二个百年,走向世界一流前列的中大,必将承担起更多使命担当,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