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代表们对报告一致赞同,认为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实、工作建议细,句句提振发展信心,处处彰显为民情怀,是高举旗帜、求真务实、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实干显担当,奋进正当时。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代表们一致认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围绕国计民生建真言、献良策、促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
高水平谋划推进新阶段大湾区建设
“报告充分肯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我倍感振奋,同时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全国人大代表、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说,广东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与港澳协同联动,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艾学峰表示,将强化规划政策体系对大湾区建设的引领推动作用,把规划牢牢抓在手上,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夯实重大项目对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支撑作用,围绕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有力有序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
他还建议,发挥重大合作平台对协同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深化粤港澳机制规则“软联通”和基础设施“硬联通”,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未来融在不断拓展粤港澳合作的路上。要切实增强群众在大湾区建设中的获得感,始终把百姓记在心上,推动与港澳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
让生物医药优质资源汇聚广东
“我是一名在生物医药健康行业奋斗了30多年的工作者,对医药领域的发展尤为关注。报告对推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作出部署,我认为广东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高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说。
李楚源介绍,广州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0%左右,现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6400多家,总数居全国第三,上市企业达47家。
“我们将积极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力促全球生物医药优质产业、科技、资本、人才等资源汇聚广东。”李楚源说,广药将搭建“产学研医用”一体机制,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探索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风险投资等方式开展产业投资。同时,他期待以“港澳研发+广药转化”为抓手,加速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兴亚:
强化产业协同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兴亚注意到,报告通篇贯穿高质量发展主题,他结合企业管理实践,分享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会。他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脚到每一家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上,必须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在全方位、立体式创新上下功夫,才能担得起重任、当得好家。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产业融合与协同,走融合集群发展之路,形成体系性竞争力。”冯兴亚举例,面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广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聚焦汽车产业补链强链、破解“卡脖子”问题,正与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优秀创新企业聚力攻关、协同创新,合力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对于实施路径,他以汽车产业为例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尽快出台提振汽车消费一揽子政策措施,带动汽车生产和销售不断向好。二是提升国产芯片应用率,出台针对国产芯片全产业链条的鼓励措施,完善配套措施和规范标准体系,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梅陇村党总支部书记高剑川:
建立人才入县下乡激励机制
“现场聆听报告,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合法权益的大力维护,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我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梅陇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剑川说。
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剑川建议,坚持党建引领、数字赋能,通过智慧治理让群众更安心。坚持深化改革、反哺惠民,通过增收致富让群众更放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绿美建设让群众更舒心。
他举例说,在梅陇村,乡村共同富裕正扎实推进。如每年拿出资金购买全体村民医疗保险、进行年终分红、开展道路建设等,获得村民一致好评。“我们力争到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现在的500多万元增长到900万元以上,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村振兴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高剑川还建议,建立人才入县下乡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驿站建设,加大对长期奋战在农村一线干部队伍的关注力度,让基层干部留下来、愿意干、有所得。
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
做优做强制造业厚实家当
“报告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作出一系列部署。作为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东莞将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平台、抢抓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做优大环境,把高质量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根和魂,全力做优做强制造业厚实家当。”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吕成蹊表示。
吕成蹊说,东莞将发展大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翼齐飞,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加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另一方面,要继续巩固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形成“百花齐放”产业格局。
吕成蹊表示,东莞将打造大平台,坚持重大战略平台开发建设与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并举,以现代产业园、现代物流园承载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打造好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几大战略平台。此外,要针对3100多个、占工业用地八成以上的镇村工业园加快改造提升力度,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改造出一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园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研究员任海:
加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科技支撑
“报告多次提到生态环境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令我们备受鼓舞、倍增干劲。”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研究员任海说,目前广东森林覆盖率近60%,总体环境质量较好,但也需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生态系统质量。
任海建议,要站在绿色发展和“双碳”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绿化、美化、净化(生态化)、多样化、乡土化、高值化、文化,提升广东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考虑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利用的平衡,统筹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科技、教育和人才统筹起来,加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科技支撑。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需要全民参与。”任海建议,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让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在发言时结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建言。他表示,一方面,鹏城实验室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在国际创新格局中承担更大的使命和责任。另一方面,要全力打造粤港澳开放性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粤港澳共建一批实验室、高校、研究院、创新基地。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高文说,践行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创新链上,鹏城实验室要与高校和国家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技术。在产业链上,要与头部企业合作,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在资金链上,吸引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搭建能覆盖“四链”各环节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平台。在人才链上,注重发挥战略科学家引领作用,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
加大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报告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创业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吴丰礼看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正全方位改变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和生产业务流程,企业应将数字化理念贯穿产品的生产经营各环节,推进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吴丰礼建议,在数据支撑方面,继续加快构建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标准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从研究、应用、技能三方面做好分类培养计划,由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则以基本素养和技能培训为目标,结合职业等级认定进行人才培育。
“希望国家持续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并定期针对新业态、新应用追踪评估数据安全风险,促进数据安全保护与时俱进。”吴丰礼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培养造就技能人才等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生福祉、技能人才的重视与关怀,让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说,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年轻人上技校、学技能,以技能成才也是一条‘阳光大道’,人生一样精彩。”杨登辉说,他带来四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二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三是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四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推动社会观念加快转变。
“具体看来,现在广东技工教育迈入从大到强关键阶段,就读技工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基础建设、实训设备、办学条件等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持续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投入,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技工院校倾斜,帮助其提高办学质量。”杨登辉说。
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报告提出,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表示,当前全省正加快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实施“百千万工程”,做强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为清远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清远将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力打造全省产业有序转移主战场、首选地。”
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温文星表示,清远将做强平台做优环境,重点将9个产业园区作为承接重要载体,引导项目入园集聚发展,并组建13个产业基金,建立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工作专班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专班,出台惠企政策,加快推动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投产。
“我们将围绕产业配套深化产业共建,主动融入大湾区产业链价值链体系。”温文星介绍,清远将用好广清一体化平台,建立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利益共享机制,打造广清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形成“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总装+清远配套”“广州研发+清远制造”等合作模式。目前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引进的项目80%来自广州。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琴:
以种业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一名曾从事甜玉米育种近30年的农业工作者,我感到很振奋。”全国人大代表,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委会主委,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琴说,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但在种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农产品销售链建设等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李小琴建议,要紧紧抓住种业这个“牛鼻子”,以种业创新为依托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破解小农生产瓶颈,构建农产品销售链最大程度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关键环节全链条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强农首要强‘种’。”李小琴建议,多措并举精准提升种业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根据农业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育种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支持种业企业独立或联合育种中心承担国家种业重大科技任务。
南方日报记者 祁雷 唐子湉 郜小平 吴雨伦 尚黎阳 孟健 张俊 杜玮淦 马立敏 钱明雅 龚春辉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张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