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羊城万象新。位于越秀区珠光街的文明路社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玉带濠口袋公园的鲜花争奇斗艳。随着一批咖啡店、奶茶店、特色民宿等年轻业态企业进驻发展,历史老街巷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看见“脏乱差”,点亮“一束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着重选取基础条件差、提升空间大、区位影响广、受益群众多的老旧社区进行培育,形成了超大城市社区人居环境治理的广州样本。
做群众最盼事,解群众最难题。2022年,全市1662个社区参与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其中,培育提升社区51个,巩固提升社区180个,常态提升社区1431个,实施改造、提升项目634个,惠及市民群众56万余人。这是始终坚守为民的初心,是主动啃“硬骨头”的坚持,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澎湃动力,凝聚了城市管理的新动能,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成绩单。2022年9月获得广州市首批十大“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2022年12月再度获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
共建共筑社区美好家园
走进花都区新华街海关西社区,整洁统一的马赛克外墙记录着社区的年份,几个老居民坐在石凳上回忆着往事。
海关西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多数楼宇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不仅存在外墙脱落现象,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征询居民意见,最为迫切的就是修补外墙。”花都新华街道办主任张新建回忆,居委会多次上门沟通,居民纷纷同意自掏腰包。
水滴石穿,汇江成海。花都区新华街海关西社区发动海关西街8号居民自筹153万元用于楼栋外立面修复美化工程,平均每户2.39万元。“二楼商铺出20多万元,我们也多少出一点,共同守护自己的家园。”黄阿婆目睹了社区的改变,连连竖起大拇指点赞。
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工作不是“优中选优”的奖项,而是主动看见“脏乱差”的培育。各区着重选取基础条件差、提升空间大、区位影响广、受益群众多的老旧社区进行培育。通过共建共赢、共治共享等方式,推动居民、企业、机团单位、联社等多元主体参与。
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明显。天河区创新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微心愿”“微项目”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将提升项目化整为零,发动党员干部积极认领,助力办好家门口实事。白云区白云湖街大朗南社区将规划绿化区域分包到社区各个支部,由各支部认种认养花草,既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困难,更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关系。
社会力量动员广泛深入。番禺区市桥街怡乐社区则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优势,推动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企业、社区基金互联互动,筹集社会资金55万余元用于改善提升社区生活和休闲运动环境。海珠区龙冠公司坚持不留痕迹不署名,主动捐款1.5万元支持社区提升,广重企业集团捐赠多台机器设备参与社区文化培育。
居民共建意识明显增强。白云区白云湖街大朗南社区居民、乡贤、商户纷纷出资出力,累计筹集295万元用于风水塘清淤、外立面美化、牌坊设立等提升项目。荔湾区南源街电业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社区容貌大使志愿服务队,精心呵护巩固社区提升成效。
只要点亮“一束光”,就能汇聚更多的“能量”。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背后,是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蜂巢效应的不断凸显。全市累计筹集社会资金近1.6亿元用于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共建共筑社区美好家园氛围日益浓厚、成效日益显着。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已形成政府兜底、村社补充、居民自愿多元投入模式,撬动联社资金2276万元、社会资金1060万元,为社区培育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区实践
历史文化墙上新,记录着“阀门厂”辉煌的过去;共建凉亭下,老人们正在打乒乓球;共享花园里,春风吹来了花团锦簇……
走进黄埔区鱼珠街瓦壶岗社区,丝毫看不出老旧社区的痕迹。事实上,这里多为上世纪老国企和学校职工宿舍,公共基础设施陈旧年久失修。
开展品质社区培育提升以来,街道委托愿景和家公司与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正式建立“基层党建引领、政企多方共建”的组织机制和“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执行机制。
“家门口的事情一定要让居民自己议一议,居民充分参与了,试点才能取得实效”,这是各方达成的共识。随后几个月,一次次召开居民议事会,政府、服务单位、社区居民代表面对面谈需求,民意征集贯穿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
创建“最美楼栋”,打造“最美阳台”,建设“共享花园”……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晚上和周末上门入户,面对面听居民心声。一张张调查问卷,一次次登门拜访,正是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
一直以来,各区各街道坚持提升前、提升中、提升后全过程汇集民意,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做到让群众做主、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
访准了民意,践行了民主。花都区新华街培英、海关西社区发动物业、志愿者队伍采取驻点宣传、入户走访等方式最大限度摸清找准民需民愿。越秀区珠光街文明路社区创新开展“三问于民”,建立每月民意收集、调处、反馈制度。
纾解了民困,捂热了民心。海珠区龙凤街梅园南、从化区街口街新城社区大力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化粪池堵塞、污水横流、水浸街等问题。天河区员村街绢麻社区、黄埔区南岗街广海社区彻底解决群众急切期待改善的停车难、人车分流难问题。
解决急难愁盼有温度,也自然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在南方日报组织的3轮点亮社区网络投票活动中,为社区培育工作投票点赞的市民达2000余万人次,较2021年增长两倍多,再创历史新高。第三方专业机构独立开展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市民对社区培育提升工作满意度达99.38%,较上一年增长近8个百分点。
留住城市记忆,他乡遇故乡
走进位于南沙区南沙街的金隆社区,便可见“怀乡起义”浮雕。这是中共信宜县委组织领导信宜人民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践,信宜人都熟知这段历史。“不忘初心”文化墙上,信宜的历史人文一一显示,南沙与信宜的“一封家书”既保留了时代印记,又发扬和传承信宜人精神。
“过年期间很多信宜的亲戚朋友来了都说好,羡慕我们住在这里。”61岁的琼姐很早就从信宜来到南沙做生意,如今在他乡遇到了故乡,她不无感激和感动。“刚来的时候这里很荒凉,我们自己盖房子住了三十年了。”回忆过往,她眼眶湿润了。
原来,居住在南沙区南沙街金隆社区的居民,六成都来自茂名信宜。金隆社区打破常规思维,通过老物件展柜、家书墙绘、大门浮雕,迁移导入信宜“旧乡愁”,让居民远离家乡也能感触乡景乡情,实现了新旧乡愁的时空对话。
培育社区容貌品质不只是添设施、种花草、修道路,更要翻阅典籍、回溯历史,将记忆元素巧妙融入建筑,深度镌刻“城市记忆”。
历史文化底蕴深,活化利用有新意。越秀区大东街启明社区地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在培育品质社会过程中,大东街协调各方出资对外墙进行整饰,在保持原始风貌特色的同时创新打造历史风情文创氛围,省商业集团投资了2270余万培育提升“一方东山”。如今,庙前西街的文艺小店、启明大马路的民国建筑群、东华东路的骑楼风情成为启明社区“活招牌”。
文化培育有立意,记忆呈现才有深意。荔湾区南源街电业社区通过查阅文献,开展访谈、搜集资料等多种方式,挖掘社区文化精髓,通过设立陆贾雕像,修建发电厂记忆长廊、党建文化广场,将社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串联在一起。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海珠区沙园街广重社区将社区记忆元素通过建筑语言巧妙融入大门、围墙和花园小品等各个角落,独具匠心、典雅含蓄、意味深长。从化区街口街新城社区用极具代表性的老照片,精心设计打造时光穿梭长廊,深度镌刻“城市记忆”。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大胆更新理念,主动求新求变,深挖历史底蕴,培育特色亮点,为社区赋予更高的价值内涵,为传承社区文化根脉、保护居民乡愁记忆贡献新经验、新模式。
高质量城管工作的社区样本
毗邻南沙中心明珠湾区一侧的庙贝社区曾经是一个“隐秘的角落”,前身是1953年建立的庙贝农场。酿酒的酒厂、制冰的水塔、通行的步行桥见证了几代人的青春岁月。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基础设施开始老化,居民生活出现种种不便。横沥镇庙贝社区居委会主任梁志勇回忆,自己随着父母招工就过来生活了,几十年都没有大的变化。如今就像点亮了一束光,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通过社区品质提升,荒地变成了碧道,还种了竹子、芦苇、芭蕉树等,尽显岭南水乡特色。庙贝农场文体公园里,儿童健身设施、秋千、篮球场、乒乓球场等设置一应俱全。
随着居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诉求日趋多元化和品质化,单一粗放、零敲碎打的提升方式已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盼。
一座牌坊,高大耸立彰显地方标志;一个祠堂,修旧如旧记录宗族历史;一个水塘,水清鱼乐营造绿色生活环境;一个广场,市民享受公共文化空间……走进白云区的培育提升社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区局把好培育对象入口关,引导镇街选取人口稠密、基础薄弱、面貌脏乱的城中村社区开展培育。”白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关代章介绍,白云区一直以人民为标准,将“脏乱差”的“洼地”打造成幸福生活的“高地”,形成了社区品质培育提升的“白云经验”。
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实现民愿,精准精细满足民需,一直是社区培育提升工作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各区纷纷探索实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注重系统提升,引入专业规划设计。花都区已形成先请专业设计公司整体设计打造、后按设计方案提升改造的必备工作流程,把每一笔经费用到实处,让每个项目紧贴市局工作要求。今年,全市已有33个社区引入第三方专业设计团队,注重用系统视角关注社区提升工作,通过整体规划设计,大量的卫生死角、低效场地被改造利用,废弃的破旧房屋重现生机,长期存在的交通堵点、安全盲区被打通扫除,社区容貌的可赏性、空间的适应性、居住的舒适性、出行的安全性大大提升。
追求细节完美,精雕细琢城市空间。海珠区沙园街广重社区精心设计三种款式移动晾衣架,精准满足居民不同晾衣需求。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严把设计、施工质量关,井盖铺装、招牌整治、立面美化以及边角空间的修饰过渡等,处处演绎细节之美、彰显工匠精神。东成、广重等越来越多的社区在提升过程中不仅注重容貌的宏观美感,建设无障碍环境、贯通慢行空间、平滑路面过渡等关注居民微观触感的做法愈加普遍。
随着广州市区两级持续多年的实践探索,社区培育的理念不断更新,手段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社区培育的品质达到新的高度,也彰显了超大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广州社科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孙占卿: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老社区复兴方案
社区老化是全世界大城市普遍面临的发展难题,每次产业革命都带来城市空间重塑,工业时代对生产用地的需求推动城市中心不断转移,带走产业和年轻人口,留下日益衰落的社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
广州以改善社区容貌为突破口激发社区活力,抓住了老旧社区复兴的“牛鼻子”。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以提升社区容貌为切入点,政府通过前期投入和达标奖励引导物业公司、辖区企业和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成果的老旧社区复兴模式。经过11年持续推进,广州打造了超过200个示范社区,得到市民高度评价。
一是稳步拓展,坚持贯穿老旧社区治理全周期的长期主义。从2012年原市城管委启动“容貌示范社区”项目到2021年广州制定《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周期从一年变为三年,覆盖领域从重点社区变为全市所有社区,形成了“培育—提升—保持”的全周期治理体系。二是步步为营,持续优化的实验主义推进策略,早期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工作检查验收的范围只有原城管委管理的5个领域,经过逐年调适,至2020年完善为多部门协同治理的13个领域。三是以共建促共治,始终以居民为中心的全过程民主参与,广州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工作评价分为三部分:日常表现得分、群众满意度调查得分和年终检查验收得分。通过群众调查引导参评社区在事前事中事后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保证居民全过程参与;年终检查验收逐年提高物业、企业、居民参与共建的分值。这一导向在2022年开始收获明显成效,多个社区在政府投入之外,充分发动辖区企业、物业公司和居民出资、出物、出工修缮公共设施,在合作中形成议事和自治机制,促进了社区和谐。
激发老旧社区活力,是广州化解发展不平衡问题,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环境,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重大课题。未来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工作应该进一步丰富治理内涵,优化公共空间开放性,利用数字技术拓展老社区物理空间限制,增强社区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党群联动,促进容貌品质提升与社区治理的融合。持续提高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以容貌品质提升工作为载体,通过基层党建带动群建,丰富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吸引规划、园林、建设、文化、科研、媒体等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建设;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电动车充电、环境卫生等服务类企业有序参与社区共建。
二是优化公共空间建设,加强老社区开放性建设。加强体育、文化类公共设施建设,利用公共空间的联动功能促进老社区与周边街区融合发展,破解老社区边缘化问题。鼓励社区增强开放性,支持社区内学校公用设施对外开放,减少社区内部封闭性。设置加分项目,提高治理创新在社区容貌品质提升验收中的分值,支持基层根据社区实际,开展个性化治理创新。
三是推动社区容貌品质提升数字化,增强老社区焕发新活力的基础能力。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社区基础设施改造中强化数字化设施导入,为老社区吸引年轻人回流、干事创业创造条件。加强数字化服务能力,利用数字化平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设施应用,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治理效能,破解老旧社区治理力量不足问题。
广州市城规院景观所副所长阳敏:
创新探索超大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
提升城市老旧社区人居环境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州市持续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每年打造30个市级容貌品质社区,以点带面,逐步提升老旧社区环境面貌,创新探索出了一条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社区面貌实现新突破,居民福祉达到新水平。容貌品质社区培育资金虽然投入少,但通过城管部门、街道、社区通力合作,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聚焦居民急难愁盼,卫生死角、垃圾扫地出门等市容环境难点、痛点问题得到持续治理,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居民堵心的场景不再。社区还通过聘请专业设计师,进行容貌品质整体提升设计,提升细部设施的“小切口”,实现居民生活“大幸福”。如利用各类低效场地,改造为足球场、健身设施、居民活动广场和舞台,打造不同主题的口袋公园等。
乡愁文化得到新寄托,全民参与共建新家园。随着社区人口迭代更新,老旧社区的历史文化逐步被忽略,社区文化价值认同薄弱。本轮容貌品质社区培育过程中,通过发动社区群众和单位企业捐赠老物件、老设备、老照片,打造文化展示墙、橱窗、雕塑小品、彩绘墙等形式,让社区居民记住了“乡愁”。于是居民积极行动起来,乡贤和居民集资修建大门牌坊,改造微臭水体、建筑外立面等,居民和企业主动捐赠座椅、植物、服务设施等。多元集资共建美好家园,努力破解以往社区提升仅依靠政府财政单向投入的瓶颈。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最基本单元,也是超大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建议未来按照系统研究、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的思路,构建“政府+企业+居民”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机制,如采用“企业BOT+政府财政资金”相结合模式,通过引进企业参与容貌品质社区培育,约定一定期限内由企业对小区的各类存量低效物业楼宇、物业管理、户外广告、停车设施、公共场地运营、充电桩等进行统一的、全周期的投资、改造及后续统筹运营管理。该举措可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价值,减少推进阻力,真正为高质量社区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