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畔、汽笛悠扬,南海之滨、春潮滚滚。
在刚刚过去的新年头两个月,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实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总牵引,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势”的奋进姿态,重大项目加速落地,重大平台加快打造,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南沙大地一片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升腾景象。
广州南沙明珠湾区。
一场场重大会议凝心聚力,一批批重大项目奋进争先,港澳代表团与南沙相继互访,往来港澳签注南沙首发,两千亿母基金落户,加快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南沙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作为粤港澳合作的重大平台,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互利共赢合作,将南沙打造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粤港澳三地同生共融,必将迎来新的飞跃性发展。
南沙加速:高质量 开新局
考察、调研、融合,是开春南沙的热词。更多的目光、更大的力度正在关注、参与南沙开发开放。
来南沙看造火箭。航天产业是南沙“芯晨大海”产业布局重要一环。作为广州商业航天产业“链主”企业,新春开工月余,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秦峰已经不太记得,这是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落地南沙以来,他代表公司接待的第几批参访团。
忙碌,成为南沙的常态。从在穗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到港澳考察团访问,省市主流媒体高质量调研行,粤港澳合作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今年,南沙要锚定全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目标,建设广州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新引擎。
谋局高远,立足长远。南沙结合区位好、空间大、政策优等综合优势,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当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以赴新签约、新开工、新建成一批百亿元级、五十亿级、十亿元级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创新资源要素吸引力、集聚力,打造大湾区创新型产业新高地。
春节前,广州南沙迅速反应,在全市率先抢先机、稳经济、促发展,首推“稳经济18条”,紧贴当前企业面临的各种难题,从稳岗用工、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商贸服务业稳增长、拓展海外市场、提振消费需求、加强政府服务等8个方面推出18条硬核措施。
新春开工不足一周,在广州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中,南沙区开工项目33个,总投资803亿元;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1382亿元……
一周之内,南沙招商部门相继在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召开项目对接活动,释放招商引资“强磁场”。在上海,围绕智能智造、汽车电子、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对接长三角地区汽车电子企业;在北京,携手科研单位遴选出优质科创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强磁场”释放强劲“引力波”,推动高端资源和大项目加速集聚。中国安能集团华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注册,预计可为南沙及华南区域带来数以千计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数万级以上规模的劳动就业;普华永道正式落户南沙,为落户大湾区的企业提供审计、税务、管理咨询及财务咨询等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全面启动,迎12个战略合作项目共同打造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集聚高地。
向前奔跑得越快,春天就越早来到身边;向上攀登得越高,春光就更多照在身上。
省市全力支持南沙开发开放,全方位指导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行动启动仪式在南沙举行,南沙成为海外华侨共享祖国发展机遇、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广州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之都雄心灼灼,总规模达1500亿元的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500亿元的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历经两年谋划终于落地,均落户南沙区。
向春而行,南沙奋力奔跑。
合作升温:双向奔赴 风鹏正举
“眼界大开!只有实地体验才能感受南沙的发展速度。”驻足窗前,卢觉麟被窗外蕉门河绮丽的风光以及在建的大楼所吸引,掏出手机连拍了好几张照片。
2月20日,由27名香港媒体负责人及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考察团在南沙调研。作为成员之一,香港媒体AM730的社长兼总编辑卢觉麟来到南沙国际人才港15楼的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有机会的话,我们也想派遣工作人员入驻传播中心。”好奇地体验完演播设备后,卢觉麟直言。
调研的两天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迎发布4周年,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揭牌启用,首批迎来32家国内外主流媒体机构进驻。
在内地与香港全面通关后,这是香港组织到访南沙的第二批大型考察团。开年以来,随着广东与港澳全面恢复通关,人员之间、企业之间、机构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双向奔赴”正密集在南沙涌现。一路上,“合作”是考察团的成员提到最多的词汇。
1月12日,南沙组团访问香港澳门,这是1月8日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以来,广州市首个出访香港的政府访问团。南沙以本次调研为契机,结合粤港澳三地科研优势及科创资源,通过资源对接、政策宣传等方式,为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在大湾区发展开辟新通道,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粤港澳三地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及产业化的联动发展。
面向世界,南沙寻求更宽广的舞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澳亦在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合作载体。
去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成开学。不到半年,港科大(广州)带来科创成果就在南沙生根发芽。“很多资深教授都是带着成果来的。”港科大(广州)科技领创中心副主任白煜说,目前已有多家港科大(广州)教授或博士生主导的企业在广州注册成立。
大湾区建设风鹏正举,粤港澳合作纵深推进。近年来,南沙深化与港澳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高效运作,累计落户港澳企业2787家、总投资额超1000亿美元,集聚创享湾等11个青创基地,累计入驻超400个港澳台青创团队(企业)。
当下,南沙正谋划建设穗港澳商会协作中心、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商协会集聚区,探索在南沙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商协总部大厦”,把南沙新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资源的整合与输出的门户枢纽。
向湾而行,三地升温。
南沙汽车码头。
融合加深:湾区向上 同心同行
“往来港澳,说走就走、及时交流。”拿到港澳人才签注后,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姬婧第一时间安排学术交流活动。
2月20日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内地6类人才可以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新政实施首日,来自南沙的6名科研类人才首批获发往来港澳人才签注。这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自由流动的又一创新尝试,将进一步提升大湾区“软联通”水平,服务大湾区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一国两制”,这既是挑战,也是新的动力。打破制度壁垒,实现规则对接,将“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是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任务。
2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系列活动之“加快构建粤港澳科创联合体”在南沙举办,就助力南沙加快构建粤港澳科创联合体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这也是南沙举办的第11期交流活动,成为广州南沙粤港澳交流的品牌性活动之一。
广州破除执业壁垒,引入港澳人才参与南沙。2月,《关于港澳地区城市规划专业企业和专业人士在广州南沙执业备案管理的通告》发布。
广东目前已建立较为成熟的执业备案管理制度,但在各种隐形壁垒的限制下,港澳企业真正参与内地规划业务的实践案例并不多见。《通告》提出,着眼规划行业的主要服务主体,密切衔接现有制度,探索打通港澳地区城市规划专业企业备案后,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和社区设计师工作的路径,为港澳企业真正参与内地规划业务提供更多可能。
作为引入港澳高水平规划团队和专业人才参与南沙规划设计工作的顶层设计,该《通告》拉开了港澳高水平力量全面参与南沙规划设计的帷幕,将助推粤港澳规划设计领域合作升级。
放眼世界天地宽。《南沙方案》提出,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南沙全力做好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这篇大文章,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型开放,发挥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等创新机制作用,率先推动与港澳在更多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化自贸区创新集成。
近年来,南沙切实发布多项政策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如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 “港人港税、澳人澳税”、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十项措施等。
南沙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充分把握南沙的区位、政策、空间优势,将推动港澳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竭的发展动力,也将为大湾区打造新发展格局提供新的战略支点。粤港澳三地携手共进,共担开放之责,同享发展之利。
“加快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的三大平台之一,正变蓝图为实景、变理想为现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携手港澳,南沙向春天进发。
【南方日报记者】柳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