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2023-02-27 12:23 来源:南方日报 谭炳才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殷切寄望广东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当前,诸多因素影响着广东发展后劲、制约着高质量发展。从外部环境上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国内省内环境上看,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我省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制造业大而不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可靠安全还须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面对一系列困难与问题,广东须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改革开放大局、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贯彻创新理念,坚持制造业当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22年广东制造业增加值规模约占全国的1/8,对全省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四成。但是,最近十年来,广东制造业占工业比重逐年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在下降。据万得数据显示,广东制造业占比从2010年高位38.4%快速下降到2021年的26.9%,平均每年降低超过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江苏制造业领先优势正在扩大,2021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达4.17万亿元,略高于广东4.15万亿元。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所谓“脊梁”,就是起战略性、支撑性、牵引性作用的主心骨。为此,要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培育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重振制造业优势,力求在制造业当家上走在前列。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厚积一批体现国家使命和广东担当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制造业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步伐,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贯彻协调理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虽然成效显着,但与江浙等省份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7年的2.6下降到2022年的2.41,但仍高于浙江(1.9)、江苏(2.11)和福建(2.15)等兄弟省份。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十分突出。2021年,57个县(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仅为12.25%。我省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2.5%,比全国低22.2个百分点。为进一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最近,广东省委作出了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2023年省级年初预算安排1100亿元保障这一固根本、利长远的重大工程的实施。这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影响深远。各地各级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谋划,抢先抓早、提前布局、全力推进,全面激发县、镇、村三级发展活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为全国作出示范,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支撑、厚底盘。

          贯彻绿色理念,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当前,广东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方面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利”。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短板问题依然突出。全省工业、交通领域能耗占比超过80%,工业、交通等行业的结构转型升级亟待加强。粤东粤西粤北污水收集率仅34.5%、52.5%和32.5%,不足珠三角地区的1/2。近岸海域与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设施仍有缺口。累积性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全省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仍有近20%任务尚未完成。为此,必须按照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美广东为引领,围绕结构优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加快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

          贯彻开放理念,加快建设贸易强省

          广东是外贸大省,2022年进出口总额达8.31万亿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0.5%,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8%,外贸规模连续37年稳居全国第一,外贸仍然是广东的优势所在。但在新征程上,外贸外资稳规模优结构方面还存在瓶颈制约。如在外贸进出口货物通道方面,广东进出口货物约四成经香港中转,国际物流通道对香港依赖程度高。在外贸进出口支撑平台方面,大宗商品生产和储运基地建设,尤其是海外供给渠道布局滞后。在培育国际品牌方面,如家电制造业出口规模在全国稳居首位,但自主品牌比重不到两成。在利用外资方面,呈现出外资来源地、投资产业领域、投资区域集中度较高等“三高”,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外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比持续下降等“三降”态势。2022年,广东实际使用外资下降1.1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国7.4个百分点,低于江苏、浙江。当前,广东要建设贸易强省,必须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全面提升广东国际企业竞争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推动构建大招商格局,建强开放型平台,大力吸引总部型企业落户以及引进像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大项目落地。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加快建设世界级湾区,建优建强横琴、前海、南沙等国家级的重大合作平台,用好自贸试验区“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联系。应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广东外贸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贯彻共享理念,探索共同富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均衡性可及性,着力破解民生难题,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当前,在民生保障等领域,广东还存在短板弱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东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08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8.58%,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庞大的老年群体加重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费用负担。部分教育指标在全国排位较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了2.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中公办学位数量不足,特别是珠三角核心区学位供应紧张。为此,要实现广东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攻方向,不断健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物价等民生保障制度,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稳定在较高水平。率先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新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统一性、人民性、前瞻性,蕴含着强大真理力量,具有为未来把航定向的强大生命力。在新征程中,广东要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必须一以贯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实现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以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作者系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365报价官网_365bet足球即时比分网_365平台被黑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