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斗争,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宝贵经验。党员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
图源:新华社
发扬斗争精神,永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和革命传统。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无论是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建设、改革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员干部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发扬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敢于亮剑,在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斗争中毫不妥协,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攻坚碰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夺取新胜利。
增强斗争本领,铆足“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干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赢得斗争胜利,不仅要有宽肩膀,也要有铁肩膀;不仅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砥砺磨练。当前国际国内多个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严峻,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大局与大势,清楚“风险点在哪”“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等系列斗争问题,提高“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见微知着能力,做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要勇于跳出舒适区,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躺平”、不“镀金”,主动到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基层一线经受考验,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解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掌握斗争艺术,锤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斗争不是匹夫之勇、盲目冲动,而是一门艺术和学问,策略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斗争的成败。党员干部要把讲方法放在重要位置,在坚持原则、坚守信仰、坚定立场的基础上,因时、因势、因地采取最为有效的积极行动,既有兵来将挡、见招拆招的硬功夫,又有借力发力、借势谋势的软办法,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把握斗争的时机和火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实现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高度统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斗争创造历史,斗争成就伟业。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斗争之弦,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陈长)